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★◆■◆★,笔者注意到★◆,最近在国内新闻界启动的走基层、转作风★★■◆、改文风行动,已为读者■■★◆★◆、听众★◆★■■■、观众奉献了一大批散发着泥土芬芳,透射出生活热力★■★◆★,反映民众真实心声和诉求的★■、采集于基层的鲜活报道。
新闻界同行不分年长还是年轻,其实都看到了一个严酷事实■◆:自从有了互联网博客尤其是微博◆★,我们脚底所沾的泥巴越来越少◆■★★,离生活之真渐行渐远★★◆◆■★,通过触网■★■◆■◆“炮制”而非深入基层采写的报道越来越多。若再不下决心扭转新闻报道失真失实失客观的危险倾向,读者◆★、听众、观众的流失只会越来越甚。
毋庸讳言★★◆,中国眼下面临的问题不少■■◆■,旧问题有所解决或仍在积累发酵■◆■★★■,新问题则更显纠结■■★。但凭笔者常年“接地气”之所观所察所感所识,这绝对不是■◆■◆■“转型中国”的基本面而只是转型进程中的一个侧面■★★★■。也即,当下中国经30余年改革开放,社会基本面的“阳光”要大于和多于社会的■★■◆◆◆“阴霾”。
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个我是谁、为了谁◆★■、服务谁的“个体选择”相伴终生★■■★。当大多数的 “个体选择”都选对了★★,“社会选择◆◆◆■”就一定选对了★◆★■。新闻工作者的 ■◆★■★“个体选择”要选对,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乃当下的不二选择。(鲁宁 上海东方早报首席评论员)
这个基本结论是否靠谱,是否令人信服?若人们的认知只来自于互联网而不是广阔基层的鲜活生活与劳作,那么并非反映生活全部的焦虑、偏激、憋屈就会无限度放大,社会的“阴霾”就会人为放大,人就会越活越缺乏信心。复原社会的“阳光★■◆”面,继而形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为此不懈努力,承担信息采集、加工■★◆、整理◆■★★◆、传播的广大新闻从业者,就得主动走向基层,主动转变作风,主动改进文风。
让社会公众的权益诉求都得到主张◆■★,让每个细微的声音都得到倾听■★★,这是当代新闻报道必须确立和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。只是,主张权益和主张倾听同样有一个基本价值定位不容回避:那就是基于逐步化解矛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,还是单纯揭丑揭黑形成更大的社会对立■★■★★◆?
多年新闻评论写作的经历告诉并不断提醒笔者◆■★◆■,新闻评论选题可选用特定的新闻报道■■◆★,但对新闻事实的判断、分析、议论是否客观,则涉及论者必须坚守的基本价值立场■◆★。立场来自哪里◆◆■◆,除了来自新闻事实本身■◆★,亦来自论者是否“接地气”以及“接地气■■★■”的程度。写新闻评论如此,采写新闻报道更当如是。很长一段时间来◆◆■★■,新闻报道的触角■■■◆、笔墨、镜头、话筒过多集中于明星大腕,渲染独特个体不具普遍性的奇情怪想■◆◆,宣扬个别成功人士不可复制的传奇,沉迷小众旨趣的自我玩赏★◆★,热衷于无事生非和无病◆◆★■,导致报纸★◆■、广播■◆◆◆、电视的不少报道脱离社会真实生活和劳作,与读者★◆★、听众、观众的现实需求越来越远■■◆。这足以说明,相对于新闻评论的某种“超脱”,新闻报道贴近社会真实更显迫切。因此◆■■★,虽说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行动适才起步■◆◆■■◆,且各地实际推进程度参差不齐,效果有待时间检验■◆◆,但笔者仍愿用新闻评论的视角■◆◆★★,对其赞许,为其鼓掌◆■★◆■■,愿其长久坚持。